華語講「知識」,台語講「智識 tì-sik/sit」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khoguan/posts/447391861985514
華語講「知識」,台語講「智識 tì-sik/sit」(sik是泉腔、sit是漳腔),前字个聲調佮華語無對應,華語用陰平聲,台語用陰去聲。
就古文个觀點,古文「智」時常寫「知」,所以「知」有 ti / tì 兩種文言音,簡單講,就是做動詞唸 ti,做名詞唸 tì。但是古文个詞性用法真自由,所以到底何時愛唸 ti,何時唸 tì,定定愛倚靠古經典个注解,親像《荀子》:「是是非非,謂之知[tì]」。按呢來論,台語 tì-sik 寫做「知識」也是會通。
但是就咱現代語文个實用觀點,台語講 tì-sik/sit,應該寫「智識」,毋通學華語文寫「知識」。也就是講,咱儂个白話文字,寫「知」攏唸第一聲 ti / tsai,寫「智」就唸第三聲 tì,按呢才單純、好學、好認。毋thang 通[thong]來通去,通甲一粒頭兩粒大。
台語漢字「知」唸文音 ti,話音 tsai,干焦即兩音有時就讀袂好勢囉,像「知伊个人情」,唸 tsai 是「心內知影」;若唸 ti,是進一步答謝,即種台語動詞 ti,是高級用法,卡少儂知[tsai]。
例句:「汝有去知[ti]=伊--無?」(汝有去對伊表示感謝--無?)
另外也有講「答[tap]伊个人情」,有說謝、報答个意思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