肥皂的台語討論

 


肥皂的台語討論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khoguan/posts/438835052841195
soap 个台語,有所在叫做「茶箍」,有所在叫做 sap-bûn(變化真濟:suat-bûn / suap-bûn / sòm-muî …)。Sap-bûn 是外來語,語源對歐洲來个,幾若種歐語攏有即个同源詞,像法語是 savon。講「外來語」毋是直接講「外語」,「外來語」有經過咱个語言音韻系統去調整過「外語」个發音,予咱儂毋免受外語教育,嘛攏唸會好勢。
有儂主張「茶箍」才是 soap 个「正台語」,即種觀念有問題:
「茶箍」是咱儂自古就有个天然清潔用品(做茶油个副產品),但是 soap 是外來个新化學產品。用「茶箍」來稱呼 soap,是一種「舊詞新用」个新詞創造法。也就是講,有个閩台語地區是沿用舊詞「茶箍」來稱呼新物 soap,但是有个地區是借用外來語,叫做 sap-bûn。所以攏是一種「借用」,袂用得講「茶箍」才是 soap 个「正閩南語」。
聽講,另外有所在个閩南語將 soap 叫做「番鹹 huan-kinn」,因為「鹹 kinn」自古就有提來做清潔劑,「番鹹」佮「番薯、番麥、番仔火、番薑仔……」遮个詞个造詞法攏仝樣--看即項外來物佮佗一種在地物卡親像(種類、形體、功用各方面个類似),就用迄種在地物做「詞根」,頭前閣加一个詞頭「番」字來修飾、指明是外來種。
小結論,以上列出咱儂面對新事物个時,創造新詞个三種法度:
一、舊詞新用、
二、外來語、
三、組合舊詞素,來做「解說性」个號名。
值得咱參考來為發展現代台語走揣出路。
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khoguan/posts/441417155916318
紲接「茶箍、sap-bûn」台語號名法个討論:
親像後來閣發明出來个「洗衣粉」,台語欲號名个時,若是將「西洋soap」叫做 sap-bûn 个儂,就共伊叫做「sap-bûn粉」;若是將 soap 叫做「茶箍」个儂,就講是「茶箍粉」,另外也有儂直接將「洗衣粉」个「衣」換做台語口語「衫」,講做「洗衫粉」。
所以重點是:早頭有氣魄个台語儂,啥乜語源不管,攏肯用台語來號、來叫就著啦!(「外語」有經過台語音韻个調整,變做「外來語」,成為台語个一部份),按呢就會凍維持台語个本體性。
無像即馬無氣魄个台灣儂逐家攏甘願直接講華語音,像「捷運」「麥當勞」「宅急便」……
若我,「捷運」就照字唸台語音 tsiat8-ūn(請注意,毋通唸做「節運 tsiat4-ūn」)。〔麥當勞〕我就講外來語 Mai-tá-nòo,計程車司機聽有。日語漢字「宅急便」先父照字唸做 the̍h-kip-piān,我嘛一聽就知。
論到 shower gel,華語叫「沐浴乳」,我常在[tshiâng-tsāi]咧想,對台語來講,有一个足鬥搭个名 thang叫:洗浴乳[sé-i̍k-jú/jí]。
「洗浴」佮「乳」攏是台語本底就有个詞佮詞素--「洗身軀」台語嘛會用得講「洗浴 sé-i̍k」;若是「乳」,親像鹹鹹好配糜个「豆乳 tāu-jú/lú/jí/lí」就是即个「乳」--字(請注意,「豆乳」毋是「豆奶 tāu-ling/lin/ni」),閣像有一種藥用植物台語叫做「乳香 jú-hiunn」。
用「乳」來共新物[mi̍h]號名,毋是我唱首[tshiòng-siú]个,以前拄仔對外國引進 "papaya" 即種果子个時,就有台語儂觀察著即種植物真𠢕[gâu]流膏膏个白奶,就叫伊「乳瓜 jú/jí-kue」,另外有儂號做「萬壽匏 bān-siū-pû」,可惜後來攏無通行,干焦照漢字書面詞「木瓜」唸台語 bo̍k-kua 卡優勢,但是後來閣變讀白話音 bo̍k-kue。
無,叫做「茶箍精/膏、sap-bûn精/膏、洗浴精/膏、洗身軀精/膏」嘛攏好。
各位對遮个新事物个台語號名,有別種看法,我尊重,也歡喜來參考、綴用,只要咱真正佇生活中使用出來,毋是佇網路頂寫爽个就好。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Neopets